明末烟云之崇祯二年(4)(1 / 1)

加入书签

2019年12月30日

德胜门之战。

十一月二十日。

德胜门辰时。

后金大军从北京城的东北方向杀来然后分为二路兵马一路由皇太极亲率进攻北京城北的德胜门一路由莽古尔泰率领进攻北京城东的广渠门。

后金军分兵开拔进攻以后由于路途有长短区别分兵时的点在北京城东北方向。

进攻广渠门的莽古尔泰部至巳时才到达广渠门外而皇太极亲率攻打德胜门的后金军由于路途短些到辰时已经提前到达德胜门外了。

德胜门在元朝的时候叫做健德门常为出兵征战之门。

后来在洪武元年的时候大将军徐达率军攻入了元大都随后朱元璋便把城北的西侧门“健德门”改为“德胜门”并在德胜门驻守了重兵防备元军的反攻之势。

时光晃眼飞逝二百多年已经到了崇祯二年朱元璋早已不在人间蒙古也不如过去那么强大强盛的后金已经在万历援朝的空隙间逐渐崛起。

万历驾崩以后大明没能再出雄才伟略的雄主于是挡不住蒸蒸日上的后金不断扩张的步伐。

后金努尔哈赤死后更具雄才伟略的皇太极继承了后金的皇位漠南蒙古和朝鲜相继被后金不断攻打已呈败势。

急速扩张后的后金于是信心膨胀开始南下进攻和掠夺明朝。

时值明朝皇帝更替内阁新立、天灾人祸、反民四起。

后金皇太极看到了逐鹿天下的大好时机于是倾全国之力发兵牺牲盛京之安危避开辽东防线的袁崇焕经长途跋涉再南下攻破长城边关然后直捣明朝的京师北京城势要一举拿下北京城夺得天下。

德胜门十几米高的城台之上耸立着德胜门的箭楼那灰筒瓦绿剪边的重檐歇山顶上已经覆盖着白雪层层。

箭楼十分宽阔多达七间再后出抱厦五间楼连台通高达三十余米。

对外的三面墙体上下共设了四排箭窗用来御敌总计达到八十二个孔。

从来北方按照星宿属玄武玄武是主刀兵的所以一般城内出兵打仗常出北门朱元璋取德胜门这个名字其意为“以德取胜”、“道德胜利”。

征战的时候自德胜门出兵再由安定门班师意义是“旗开得胜”和“太平安定”的意思。

德胜门辰时。

后金大军已经在德胜门外部署妥当马上就要攻打德胜门了好在大雪刚刚停歇但是天空中依然飘着洁白的细细雪花风势也顿时减弱了。

天际上是一片灰白色的云层笼罩着延续了二百多年的大明江山。

皇太极亲率右翼四旗的五万大军在德胜门外置好阵势战事一触即发后金的八旗兵已经做好的冲锋陷阵的死战准备。

皇太极亲率中军置在德胜门的正北面共三万后金最精锐的兵马。

大贝勒代善统领的正红旗与右翼蒙古兵共一万骑兵置在德胜门的西北面。

贝勒济尔哈朗统领的正黄旗共一万骑兵置在德胜门东北面。

三部后金兵马对德胜门的明军呈三面围攻之势气势逼人凶神恶煞。

皇太极部。

皇太极骑着战马立在中军阵前身后是岳讬、杜度、萨哈廉等将在他们后面的是飘扬在空中层层叠叠的八旗军旗帜。

旗帜的后面再看过去就是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的八旗精兵。

八旗兵按颜色分为始建四旗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正红旗与后建四旗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和镶白旗统称为八旗。

除了后金八旗以外皇太极计划以后还要增设汉八旗和蒙八旗来扩大后金国的军事力量。

“你们知道为何朕要选择进攻德胜门吗?”皇太极偏头道。

岳讬、杜度、萨哈廉等将都不敢妄猜皇太极的思想就是猜到也是不敢说出来而齐齐摇头。

“朱元璋攻下大都以后对北用兵都是兵出此德胜门朕今日就是要攻打这大明出兵之门好杀杀明朝的往日积累的血雨腥风。

”皇太极道。

“皇上说得极是。

”岳讬、杜度、萨哈廉等将齐声道。

“你们知道为什么崇祯要在德胜门驻守重兵而不是安定门吗?”皇太极道。

岳讬、杜度、萨哈廉等将又是齐齐摇头没有一个人敢说出皇太极心里的意思。

“因为崇祯知道我们定会攻打德胜门这个德胜门代表着明朝的尊严崇祯要守卫德胜门来保住他们大明的面子。

”皇太极道。

“皇上说得极是。

”岳讬、杜度、萨哈廉等将齐声道。

“朕想现在莽古尔泰部已经在攻打广渠门了朕一声令下你们就给朕用力冲杀如果能一举从德胜门和广渠门攻入北京城那么明朝就完了天下将是我们后金国的。

”皇太极大喊道。

“喳”岳讬、杜度、萨哈廉等将齐声喊道。

皇太极骑在马上一手向前甩马鞭示意炮营从兵阵中推出来一会儿炮营的大炮群的炮口已经全部面对德胜门了。

只要皇太极一声令下就会大炮齐射德胜门一切灰飞烟灭。

皇太极突然心血来潮骑着战马在阵前来回奔腾不停的发出大喊和吼声鼓动着八旗兵的斗志。

&#2636

8;

最新找回4F4F4FCOM

“等攻入北京城再消灭农民军天下就是后金的了我们再也不用龟缩在辽东的苦寒之而能纵横天下。

”皇太极大喊道。

“喳”八旗兵将们大喊。

皇太极骑着战马奔回阵前调转马头面向八旗兵两眼中竟然已经湿润了。

“七大恨朕也没有忘记一恨。

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也、明无端越衅边陲、害我祖、父恨一也。

明虽起衅、我尚欲修好、设碑勒誓、凡满汉人等毋越疆圉、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故纵、殃及纵者。

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恨二也。

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夺。

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

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挟取十人、杀之边境恨三也。

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恨四也。

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

明不容刈获、遣兵驱逐恨五也。

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遗书诟詈、肆行陵侮恨六也。

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

明又党之挟我以还其国、已而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

夫列国之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何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

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

何独构怨于我国也。

初扈伦诸国、合兵侵我、故天厌扈伦启衅惟我是眷。

今明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恨七也。

”皇太极大声喊道。

“后金万岁后金万岁后金万岁。

”八旗兵们齐声大喊。

“当此明朝最脆弱之时正是后金报仇雪恨之日朕舍命一搏也要发动此战众将们可有胆呼?”皇太极大喊道。

“喳”岳讬、杜度、萨哈廉等将齐声喊道。

后金炮营的众多炮口在慢慢移动和调校一齐对向德胜门前的明军部队一会儿炮兵已经调教完毕只等皇太极一声令下了。

大贝勒代善部。

置在德胜门西北面的正红旗与右翼蒙古兵共一万骑兵正在蠢蠢欲动只要听见中军炮营的炮声响起又停止后便发动冲杀对德胜门外的明军毫不留情。

当面之敌是部署在德胜门西面的明军宣府总兵侯世禄部共五千余兵马正红旗面对宣府兵有二比一的兵力优势和骑兵优势。

因为宣府的兵马里骑兵只有一千五而正红旗的一万兵马全部都是八旗骑兵。

代善骑在战马上手里紧握着大刀不停调兵遣将着正红旗和蒙古兵摆好冲锋的阵势。

等一会儿如果后金军和宣府的兵马兵戎相见时怎么防备又从那里怎么突击宣府兵的薄弱之处。

正红旗的战马群的铁蹄下是一片已经踩花了的雪泥天空中一粒粒的雪花迎着风正纷纷飘然落下。

不远处高耸巍峨的北京城立在白色的大上德胜门外的明军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兵力的调动也已经停止大战在即了。

正红旗的八旗兵们都穿着红色的棉甲和头盔身上都落满了白雪等冲锋开始以后这些身上的雪花都会落下。

贝勒济尔哈朗部。

置在德胜门东北面的是济尔哈朗的正黄旗也是一万骑兵也已经做好的冲杀的准备只听中军炮声一响和停止便会万马奔腾杀将德胜门过去。

当面之敌是置在德胜门东面的大同总兵满桂部与宣府总兵侯世禄的兵马不同的是满贵的大同兵全部是骑兵共五千余骑。

明朝的九边重镇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

这些重镇全部是沿着长城守护大明北方的军事重镇为的就是抵御北方蒙古和现在的女真人。

济尔哈朗知道自己的一万数的八旗精骑面对的是满贵统领的大同骑兵以后知道自己的一万骑兵面对满贵的五千大同骑兵其实并没有多少优势因为满贵的背后就是北京城高耸的城墙上面正架着众多明朝的红衣大炮。

要是离北京城墙太近就会遭到城上的大炮攻击再接近一点就会受到攻击的射击骑兵和战马就会受惊和损失惨重了。

所以济尔哈朗要面对如何控制约束好自己的一万骑兵在尽量安全的距离见机行事对满贵的大同骑兵冲杀。

正黄旗的八旗兵们都穿着黄色的棉甲和头盔他们对面的是明军的劲旅满贵统帅的大同骑兵营这一定是一场恶战八旗兵们都咬紧了牙关。

黄色的旗帜在空中沐浴着天上不停飘落的雪花雪花纯白洁净但是马上就要染成红色了。

皇太极部。

“放放放”皇太极在亲兵的护卫

下退入兵阵中临行前大喊三声。

已经对齐炮线的后金炮营一起对准德胜门还有城外的大同总兵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的勤王部队开火。

后金炮营的炮口顿时升起阵阵硝烟一下就弥漫了整个战场炮声先是一齐射击三次然后就此起彼伏开始随机而射。

“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后金军的炮声。

中军的骑兵分成三条长排站列在前排准备冲杀只要皇太极一声令下。

骑兵的后面就是一排排的步足这些兵马都是皇太极的后手不会轻易动用而是要用来见机行事或是用来保护自己或是用在对德胜门的陆续进攻甚至是为了撤军而用来断后。

代善部的正红旗骑兵这时听到远处传来中军的大炮声代善立即高举单手命令骑兵准备进攻只待炮声一停止就发动对宣府总兵侯世禄部的冲杀。

济尔哈朗部的一万正黄旗骑兵也听到了中军炮营的炮声也摩拳擦掌准备好了对大同总兵满桂部的冲杀势要消灭德胜门外的明军主力。

一会儿后后金中军的炮营炮声陆续停止传令兵旗帜摇动命令左右两翼的正红旗和正黄旗共两万骑兵分别从德胜门的西面和东面开始对大同总兵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两部明军开始猛烈冲杀。

这时天上的雪花随着逐渐加强的大风又开始越下越大后金军和明军就要在漂泊和寒冷的大风大雪中展开恶战虽然双方的视线都受到了影响但是一会儿后德胜门外鲜血将染红一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