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1 / 1)

加入书签

王妃差点给气笑了,把筷子往桌上一拍,美目一瞪:“王爷是说我没有慈母之心?”

王妃一拍桌子,几位小郡主纷纷低下头假装自己不在场,胖王爷见妻子眯起眼睛,立刻怂了,强摆出一脸正气:“本王不许细君这么说自己!”

王妃被这个混不吝的王爷噎的一愣,被王爷埋在肚子里快要看不见的儿子冷静地反驳父王方才的话:“儿臣没有眼巴巴的盯着金丝春卷,想吃春卷的是父王。”

东阿王妃深吸一口气:“王爷?!”

东阿王干咳了几下,朝身边站立的内侍一瞪眼:“看什么?没见我儿饿了?

还不快上粥!”

内侍端着世子的药粥已经在边上站了好一会儿,此时见王爷睁眼说瞎话,也不反驳,笑眯眯地将碗放在王爷面前。

他没有自作主张去喂世子,王爷宠爱这个得来不易的儿子,凡是他在的时候,都是亲手喂世子吃饭的,这次也不例外。

王妃苦口婆心地在丈夫耳边叨叨:“王爷,医官说您不能再无节制饮食了,上次诊脉都说您体虚火旺,肝气浮躁,应进食少油轻盐的清淡食物,您还惦记金丝春卷?还……还拿宝儿做幌子?!”

她越说越生气,盯着丈夫的眼神像是在盯一个不听管教的大型婴儿,想起前天晚上去书房时发现他偷摸着在吃盐焗鸭,气的太阳穴都在突突地跳。

显然也想起了那盘盐焗鸭的东阿王自知理亏,奈何庞大的身躯压根缩不进椅子里,只能急中生智转移话题:“诶,对了,正要和细君说一件事。”

他嘴里说着话,手上给儿子喂粥的动作倒是异常平稳细心:“这几日海上风浪忽然变大,大雨昼夜连绵不歇,田地怕是会大量减产。”

听他说起正事,王妃的脸色也端正了,底下吃饭的女儿们闻言都抬起头仔细听起来。

东阿王府对女儿也是认真教导,遇到这样的事情,并不会刻意把女孩子排斥在外,甚至同样会分派给有能力的女儿一些她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做,在东阿王看来,都是他的孩子,享受了王府的尊荣,那就都要出力,哪有光吃饭不干活的道理。

——这个理念完全不像是从小接受王权教育的人会有的,只能说东阿王的想法有些……标新立异。

刚过及笄之年的十郡主小声说:“我记得去年东阿的收成已经下降了不少……”

东阿王愁眉苦脸:“是啊,去年好死不死碰到干旱,今年就是大水,难道是本王这两年运势不行?”

他纠结着眉头,一张圆滚滚充满福气的白胖脸盘几乎拧成了带褶包子。

王妃沉吟片刻:“去年干旱,常平仓的粮食已经散了不少,本来想着今年补足,这样说来今年也是补不了了,王爷有什么想法?”

东阿王低着头给儿子喂下一碗粥,放下玉碗,抱住儿子掂了掂:“去找姐姐们玩吧。”

天衡对于他打发小孩的语气有些不满,但也没有表达出来,不情不愿地迈着步子蹭到年纪最长的七姐姐身旁,被温柔的七郡主放在身旁高椅上,耐心地点着桌上的食物一样样问他吃不吃。

见儿女相处和乐,东阿王转头轻轻对自家王妃说:“粮食怎么补且不说,我怕的是这雨一直不停,再这样下下去,海水就要倒灌入河了,到时候城里百姓怎么办?”

王妃被他话里的意思惊得脸色煞白。

东阿王刻意压低了声音没有让孩子们停听到他后面的话:“我偷偷找了些方士,他们说灾祸从海中来——谁不知道是海中!再问下去他们又不肯说了,我观察他们的意思,怕是和那种事有关。”

他说到这里,手指借着桌子的遮蔽悄悄指了指天空。

王妃这回的脸色已经不是白,而是青了。

她动了动嘴唇,轻声问:“仙人?”

东阿王面色沉凝地点了点头。

王朝传承至今,权贵们对于仙魔妖鬼也是有那么一点了解的,只是修道者恪守清规戒律,不肯扰乱凡人命数,没有话本里什么天降神仙收徒,也没有仙人献金丹延年益寿的事情发生,就是再心术不正的修道者,也不会无缘无故去凡间逞威风搞什么天降祥瑞。

更别说,带有皇室血脉的人绝不可修道,真正的修道者都不会自讨苦吃去引帝王修仙,连皇室都对此不感兴趣讳莫如深了,底下人也不会大张旗鼓求仙问道。

东阿王妃出身贵胄,也听过修道之事,但也只是听听而已,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会和这事扯上关系。

“那……那该怎么办?是有仙人在海里?还是海里出了什么妖怪?”

王妃绞尽脑汁琢磨可能发生的事情,越想脸色越难看。

东阿王摇摇头:“这些方士什么都不肯说,一张嘴巴比蚌壳还紧!不过他们中的一个似乎有些门道,跟我说不用太担心,已经把事情报给什么宗门了,不久之后应该会有人来查看。”

他说到这里,神情沉了沉:“呸!什么不用担心!”

东阿郡广袤土地有一大半是与海洋紧密相连的,数百万人民都靠海吃饭,海里有了不得的东西,等于沿海百姓的命都吊在那人嘴里不知道靠不靠谱的什么宗门上,叫他不用担心?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双有些冰冷的手轻轻握住了王爷不知何时攥成拳的手,他抬头,看见自己的王妃强颜欢笑看着他,眼里是浓浓的担忧。

东阿王微微出了口气,反手压住王妃的手,将声音压得更低了:“细君,不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过几日若大雨还是不停歇,你便带着孩子们回娘家去住几日吧。”

多年夫妻,东阿王妃瞬间听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浑身一震,嘴唇动了动,听得丈夫继续说:“宝儿还小,父母若都不在,我不放心他,我也不能抛下东阿百姓自己跑了,你带着宝儿,日后无论如何,总有条出路。”

捧着一只奶糕细细地咀嚼的天衡微微抬起头看了上首的夫妻一眼,他此时是凡人躯体,听不见他们的对话,但从他们的口型里,也猜出了他们正在说什么,不由得稍稍关注了几分。

大雨,深海,宗门。

天衡停下了咀嚼的动作,沉思片刻。

嗯……等一下,妖皇苏醒,好像是有什么异象的来着?

沉睡在海底的龙鱼懒洋洋地睁开眼睛,抬手朝法则招了招,衣衫不整的大美人做这个动作实在是艳得不得了,明明有着神女般圣洁端庄的容貌,偏偏一举一动都透着要吞吃骨髓的欲求。

听了妖皇的问话,法则人性化地做了个回忆的动作,而后猛地拔高了一截:“哎呀,是的呀,有关妖皇的传说,都是说祂是执掌海洋的神明嘛,每次醒来都要水淹大地……”

数月阴雨,引来海水倒灌陆地,吞噬田地人命无数,而后妖皇现世。

法则说到这里停了一下:“不过这事可以说跟你有关,也可以说跟你无关——总之要停雨的话,还是需要你出去一下。”

妖皇蜷缩在贝壳里不想动弹也懒得放出神识,因此她没有看见外界情形,而在能直接透过贝壳看见外面变化的法则眼里,与妖皇刚睁开眼时相比,此刻的海洋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深蓝近黑的海底,无数黑压压的庞大海兽无声无息地破开海水游到此地,它们的脊背宽阔如小型岛屿,海水随着它们的游动而卷起危险的漩涡,它们来到这只贝壳前,试探着动了动鱼鳍,又很快退开,张嘴发出无声的啸叫,这鸣叫在深海里寂静如初,却有恐怖的声波随之扩散开来。

更多的海兽从海洋另一端朝圣般向这边而来,死去的海兽的白骨被拆卸下来垒成巨大的宫殿,生来便带有光芒的鱼成群结队悬浮在宫殿上方,将自己当做灯笼为即将醒来的君主照明,鲛人驱散尘沙唤醒海骷髅雕琢王座,奉上沉没在海底数千年的珍宝填充单调的墙面。

数万万里深的海底,有一座宏伟壮阔的巨大宫殿,正在无声无息地拔地而起。

外面的工程干得热火朝天,偏偏没发出一点声音,就连身形最为魁伟庞大的海兽都忌惮着什么一样硬是没有搞出动静,每次卸下脊背上的骸骨岩石都是一次不小的历练,法则看着一只巨鲸居然硬生生做到了急停加原地后退,不由心中叹为观止。

一条鱼,居然能后退着游,何其可敬。

而被它们忌惮的对象听了法则的话,就嗤笑了一声:“就算陆地上的凡人都死光了,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的确,人妖殊途,妖皇是比鬼王还冷血的存在,鬼王至少曾经还是人,有人的七情六欲,而妖皇,她一出生就是龙鱼,是非人的存在,就算修成了人的样貌,那也不过是一张皮囊而已。

大美人换了个姿势曲起纤长的腿,左手按了按腹部:“别吵我睡觉,等我把这个小崽子搞出来,再去管外头雨不雨的。”

法则欲言又止,明明是她自己醒过来问它有关下雨的事情的嘛!怎么说起来好像是它去吵醒了她一样……

第114章 海底月(三)

东阿王运气倒是很好, 那个方士也没有骗他,转头就把东海异样报给了所属宗门,这个宗门依附于太素剑宗, 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分量, 自觉处理不了这样的大事, 飞快地将这个消息上报给了太素剑宗。

凡间之事本与修道者无关, 如果这是正常的暴乱, 就算死了再多的人, 他们也不会露一个脸, 但是如果海里有异物存在,那他们就不能袖手旁观了。

斩妖除魔是修道者的本分,就算修炼到了半仙的地步, 也要勤勤恳恳地为维护凡间不受妖魔入侵而努力。

太素剑宗得了消息后本来没有太过在意, 只想打发几名弟子去处理,但是这消息过了两道手就有人察觉出了某种异样。

一名年高德劭的长老看着手里散发出莹润光芒的灵书简,皱着眉头苦苦思索了半晌,总也抓不住脑海里一闪而过的那点灵光, 于是捋着胡子转头问身边的另一位长老:“宋师兄,我总觉得凡间东海这地方似乎有些不寻常,但是又找不到一点头绪——”

他话未说完, 那位宋长老就从书简里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师弟你忘了么, 东海是那位妖皇的地盘,不过祖师爷把他锁在东海里上万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出来过, 你不记得也正常。”

“妖皇……”长胡子长老的表情慢慢扭曲了,惊惧之色从他眼里涌出,腾地一下站起来, 抬手招来一卷书简,三两下展开看了一遍,倒吸一口冷气,“坏了,连日大雨,海水倒灌……这是海中妖兽聚集的大灾之相!我去见少宗主。”

宋长老还没有反应过来他说了什么,就见自己老胳膊老腿一向慢吞吞的师弟脚下按了风火轮似的一眨眼就没了人影。

他眨巴两下眼睛,伸手捡起师弟刚才翻看的那一卷书简,视线在最上方定了一定:“妖皇玉神,上古龙鱼遗孤……”

东阿郡的大雨连绵数日仍未止歇,入海口已经隐隐有决堤征兆,东阿王每天大早上出门,入夜了才顶着大雨回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看着灰蒙蒙的天穹愁得都吃不下饭,东阿王妃只能把儿子送过去盯着他,有最疼爱的小儿子在场,东阿王才会乖乖地吃上一些东西。

饶是如此,东阿王的腰围也没有减上一两寸,可谓是一件奇事。

眼看着这雨怕是没有要停的迹象,东阿王府下令准备抗洪,沿海百姓内迁,修筑防洪堤坝,王府里也开始为世子郡主们准备行装,预备随王妃回娘家暂住。

行装收拾了三日,年纪最长的七郡主已经带着较大的几个妹妹和王妃嫡母的手书先头上路,王府里就只剩下了男女主人和年纪最小的小世子。

这日仍是大雨,门子早起打灯,第一件事就是看天色,见外头仍是阴雨绵绵,表情就忧愁起来。

这大雨几时能停啊,多少年没见过这样大的雨了,今年的东阿要怎么过……

他弯下腰扫去地面的积水,视线里忽然映入了一双雪白的云履。

门子愣了一下,他确定这双鞋子是一瞬间出现的,在这之前他没有听见任何一点有人靠近的声音。

按下心头的疑惑,他还是堆起了笑容,直起身子抬头问:“这位公子——”

门子的话卡在了喉咙里。

他感觉自己仿佛见到了仙人。

不知何时出现在他面前的青年着一身素雪般不染尘埃的长袍,饶是以他多年迎来送往的毒辣眼力也看不出那是什么名贵布料,雪色的衣衫上似乎有隐隐光华在流转,乌黑长发一半束在高冠内,一半披散在背后,如天神雕琢而就的眉眼中心一痕朱红纹路,好似红莲绽在冰雪一样的容颜上,一身清俊挺拔之气。

他身旁还站着一个与他容貌几近相同的青年,却是一身简单的深色劲装,手上束着护甲,勒出劲瘦的肌肉线条,通身冷凝肃杀的煞气。

他们俩的气度都非常人所能有,门子张口结舌了半晌,听见那个白衣人问道:“本君闻东海有异变,专为此事而来,东阿王可在府中?”

胖乎乎的东阿王正抱着小儿子吃早饭,王妃坐在一旁给这对父子俩剥鸡蛋,行李已经收拾好,吃完饭她就要带着天衡回家去了,因此看见王爷偷偷摸摸借着给儿子喂粥的机会自己吃了一团糖糕,她也没说什么。

正当这一家人其乐融融互相低语时,隐匿在屋顶上淋雨的鬼王倏然坐起,凌厉的视线穿过重重园林抛向了大门方向,与他心意相通的小孩儿眼皮微微一动,借着鬼王强悍的眼力看了过去,在虚空中和忽然扭头看过来的黑衣青年蓦然对视。

门子只觉得眼前一阵风挟着雨丝唰一下卷过,再睁开眼时,面前就只剩下了一个问话的白衣青年,他愣了一下:“方才——”

白云青年却没有看他了,而是侧着脸望向府内,眉心慢慢蹙起,明明面前是重红的大门,门子却感觉他好像能穿透木板看到门里的景象一般。

不等他再问什么,白衣青年倏然抬手,方才还空荡荡的手中有明光一闪,一振长剑自虚空显现,在青年掌心嗡鸣,再下一秒,门子面前已是空空如也。

在看到这对兄弟的一瞬间,希夷就在心中大呼不妙,敛了袖子就想跑路——

他当然不是怕了他们,只是鬼王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地方,谁知道从魔域里摸爬滚打出来的荼婴对邪气异常敏感,荼兆尚且没有发觉哪里不对,荼婴已经抄起家伙默不作声朝这边冲来。

希夷抬手化去逼至面前的暗器,见荼兆紧随其后,不欲和他们纠缠打斗,倏忽散成一缕鬼气融入了大雨之中,荼婴在屋顶站了一会儿,收刀入鞘,和身后的兄长对视一眼:“是鬼气。”

荼兆比荼婴知道的更多些,他曾经在危楼见过鬼王本尊,方才感知到的那股鬼气给了他十分熟悉的感觉:“好像是希夷君。”

荼婴皱起眉头,神情里有些难以理解:“鬼王为什么会在这里?”

他很快想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表情一变:“难道他也是为东海异变而来?他和妖皇……”

荼兆止住弟弟的猜测:“还不确定是不是妖皇现世,既然希夷君无意与我们接触,就先将此事延后。”

荼兆本来打算自己一人前来东海,信中与弟弟说起此事,荼婴哪里放心哥哥一人去面对妖皇,好说歹说还是跟了上来,兄弟俩一路紧赶慢赶,就怕事情有变,谁知开门就收到一个鬼王,心中惊疑不定。

两人从人家的屋顶上下来去拜见主人家,东阿王也不在意他们踩在自己头顶上这么久,圆脸上笑眯眯的,一听是仙家前来相助的高人,马上弯下了腰言辞恳切地絮絮叨叨一大篇,中心思想就是既然这是你们那儿闹出的破事,你们就得负责到底,我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你们神仙要是不管我们,我就带着百姓一根绳子吊死在你们山门下送你们一记成仙大礼炮。

……当然,原话没有这么混不吝,大概意思还是八九不离十的。

荼婴荼兆哪里见过这类死皮不要脸的人,被东阿王说得一愣一愣的,好在他们面上都很端得住,除了深知他们性格的天衡外,连东阿王都没看出他们心里的茫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