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解语花(十四)(1 / 1)

加入书签

“你是说, 玻璃的配方泄露了?”叶西今问特别造办处的总管事王五。

“是,本来说好要跟咱们造办处买玻璃的商人们,全都跑去别处买了。”王五战战兢兢的答话。

王五并非工部的人, 而是叶西今的人,不是奴仆, 算是王府的门客之流。

叶西今挑了挑眉, “别处, 哪一处?”

他想不明白, 有工部和瑞王府的招牌在, 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事实证明,这还真有人敢。

“你说是,承恩公府?方氏?”叶西今问道。

王五应声, 满脸为难之色。

承恩公这个爵位自来只有一代, 算起来是对于没有爵位的后族的奖励, 而当朝皇后出身平国公府, 身份尊贵。唯有太后, 出身平平,母以子贵,皇帝登基之后, 封了太后的弟弟为承恩公, 算起来,这人也是叶西今嫡亲的舅爷。

承恩公府人才凋零, 多年来就靠太后撑着在, 且叶西今方家的那些表兄弟们, 大多不成器,穷人乍富,承恩公府世家底蕴没学到,倒是学会了奢靡成风。

世人逐利,对于方家能做出收买配方的事情,叶西今不觉得稀奇,他唯一没想到的,自家亲戚都能做的这么难看,叶西今的特别造办处,并非为自己敛财,而是为皇帝聚财,为国库吸金,方家人却能如此不管不顾。

从几月前的天灾赈济之事叶西今就能看出,国库空虚,皇帝手中无钱,做事难免不方便,叶西今的特别造办处经过扩张之后,分为三个模块,一个部门主管研发,另一个部门生产,还有一个部门主管销售。

如今销售虽然只有一间门面房,但一个月的时间,就靠着jīng湛的玻璃工艺打响了名头,不仅京城贵人趋之若鹜,就连外地的豪商也踏破了那间小门面的门槛。

这个时代玻璃珍贵,在叶西今之前,景朝并没有独立制造玻璃的记忆,全都是从海外以高价购得成品,玻璃jīng美,为世族大户所钟爱,向来不愁不能卖出去。

玻璃相较于其他东西,原材料几乎是白给,叶西今记得玻璃的配方,第一次炼成的玻璃里满是杂物,而后经过工匠们不停的jīng研技艺,方才有了不逊于从海外进口的玻璃制品。

造办处jīng良的玻璃制品刚做出来,叶西今便派人送给皇帝看,这也算是一种验收,皇帝得知此物为叶西今研究出来的,立马派了专人下来,负责扩大生产和销售之事。

叶西今没有过多的参与这两个部门,但这两个部门共同归属在特别造办处门下,虽然是皇帝的人空降过来,但理论上还是叶西今的下属。

“方家那边暂时不好过问,内部是谁泄露出去的查清楚了吗?”叶西今问道。

王五脸上更是为难,道:“世子爷,咱们自己的匠人们吃喝拉撒全都在造办处,两个月来未曾归家,为了避免消息走漏,就连他们的家人见面时都有旁人盯着,只每个月托人挨家挨户的给家里送银子。”

叶西今觉得这样处理不妥,最开始并非如此,只玻璃制成之后,王五见到其中巨大的利益,便采取了此种措施,叶西今之前一直忙于王府内务,而王五看来匠人身份低贱,在朝廷俸禄之外还由造办处发放补贴,王五觉得这已经是十分优待了。

既然负责研发的人没有走漏风声,那么泄密应该是生产那边的原因。

玻璃制出来两个月,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实际上在叶西今看来这头一茬的韭菜也割的差不多了,头一批的玻璃制品大多是工艺品,俱是摆件之流。

既然配方已经泄漏了,叶西今便直接进行第二步的计划:亲民路线。摆件这些只能割第一茬富人的韭菜,而后就是割小富阶级了,通过价格实惠的水银镜子和替换纸糊窗户的玻璃窗,以量大取胜。

玻璃配方泄漏本就在叶西今的计算之内,如此巨利却一直捂着很难,叶西今只是没想到急先锋居然是方家,叶西今本来还想通过拍卖配方的方式最后捞一笔,如今看来似乎不成了。

泄密的事情叶西今了解之后也没有采取什么措施,而是上报皇帝,受到损失的皇帝的钱袋子,泄密的是皇帝的亲信,捞钱的是皇帝的舅舅,叶西今也不想两头掺和。

玻璃的事情对叶西今敲了一个响钟,叶西今将进一步提升匠人待遇提上了议程,他重新与匠人们签订了一份协议,不再限制匠人们的人身自由,进一步提高匠人们的待遇,并承诺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另外,也加剧了泄密的惩罚措施。

“戏jīng值+20.”

叶西今一愣,看着面前淳朴匠人们脸上露出的感激神情,心底问道:“一人贡献一个戏jīng值?”

“不是。”2.0解释道:“关系分亲疏远近,感情分轻重多寡。”

叶西今懂了,心下又觉得2.0买的值,真的是永久咨询服务。

玻璃的事情自是让皇帝大发雷霆,按照叶西今原本上交的计划书,至少还能在商人们身上挣数百万银两之巨,如今被方家这么一搅合,皇帝只觉得似乎心头都在滴血,当即就换掉了生产部门的管事,治了一个不察之罪,流放到西南之地。

至于真正的泄密之人,通过排查很快就查了出来,这人纵然拿了大把的银钱,却逃不过凄惨的下场。

而对于方家,皇帝也很是厌烦,贪得无厌惹是生非的母族,偏偏太后一力护着皇帝也没有办法,叶西今见皇帝为难,当即道:“伯父,皇祖母一直忧虑的,多半是方家子孙,若是子孙出息,皇祖母怕也能放心。”

皇帝哪怕心下生气,对着叶西今依旧是和颜悦色,道:“朕也希望方家有两个出息人,一家子一点本事都没有,就想着依靠女人们,如今他们还想走通你祖母的路子,往几位皇子府里送侧妃。”

这件事叶西今也有所耳闻,暗叹方家可笑,简直不把皇子看在眼里,索性方家女儿多,只想着有继承可能的皇子府上都送一位侧妃,这样到头来不管哪一位继位,方家都没有站队失败的隐患。

叶西今心下发笑,确实没有站队失败的隐患,只这般摇摇摆摆举棋不定,方家也未免将自己太当回事了,如今方氏一族,没有一个真正立得住的人,这些年来方家人也是sāocào作不断,得罪了一大片的人,如今大多数人愿意给面子多半是看在方太后的面上,若等方太后去了只怕就是方家没落之时。

“既然没有出息的,何不教出几个有出息的。”

皇帝见叶西今似乎有良计,便问道:“你主意多,不妨说说。”

“自来棍bàng底下出孝子,方家表兄们也并非资质驽钝之人,只是安逸惯了家中又娇惯着不肯吃苦,若让皇祖母或者让方家的表舅们动手,只怕于心不忍,不妨将表兄们丢”叶西今打了个突,改说道:“将表兄们送进军营里,与军士们同吃同住,隔绝外界,假以时日,方家表兄们定能成才。”

叶西今想到自己一月前在方家做客时见到的,姑娘家说话行事一点不合规矩,便会受到十分严苛的惩罚,而方家的小爷们就算再放浪形骸也没有人管,如此区别对待,让他印象深刻。

“戏jīng值+2.”

听见这声音,叶西今就知道这主意甚合皇帝之意。

不是自家的孩子皇帝自然不心疼,当即大手一挥,方家所有十五岁以上未曾获得功名的小爷们,全都送进了京郊的军营里,方家男性小辈全军覆没,任凭方家人进宫如何向太后哭诉,皇帝都丝毫不为所动。

太后本劝了两句,但被皇帝一句“溺之则害之”给堵了回去,太后又想到百年之后,方氏没有一个立得住的人,她无法下定决心来管束,皇帝替她动了手,她心中虽不忍,但也明白皇帝是好意。

且太后在宫中浸yín多年,心中也明白,皇帝愿意管束方家人,说明方家人在他心里还有救,若是连管都不管了,只怕就等着磨刀向方家人动手呢。

太后索性就丢开手去,方家的妇人们求情她不再接见,只接了几位方家姑娘入宫伴架。

方家小辈们全军覆没,长一辈的也没有落着好,皇帝也不敢给他们安排什么实差,只命方家成年男子须得每月有一人入护国寺斋戒,为方太后祈福。

护国寺不比其他寺庙,乃是皇寺,庙宇森严,既是斋戒祈福,便有专人看管,吃不得荤腥,又须得全程恭敬,祈福过程不得有一丝轻忽怠慢,对于养尊处优的方家人来说,是个十足的苦差事。

偏偏此差事又是为太后祈福,方家人根本不得推脱,皇帝名正言顺,任是朝臣们也挑不出错来,最后每一个从护国寺出来的方家老爷,全都是白白胖胖进去,摇摇晃晃的出来。

等到玻璃大规模推广,京城的寻常富户人家们都已经换上玻璃窗户的时候,已经是半年以后了,今日特别造办处的匠人们成功调配出了比例合适的水泥,叶西今心里高兴,只觉得又有一大笔银钱进账,刚一回府,就见所有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