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午夜档?!(1 / 1)

加入书签

四天后,无线大楼。

邵一夫再次召集众人开会。

会上,方怡华拿出最新的收视率统计表递给邵一夫。

邵一夫拿起来看了下——

昨天晚上七点档收视率:

第一名:无线电视台《龙潭群英》,收视率59%。

第二名:丽的电视台《情人箭》:收视率41%。

八点档的收视率:

第一名,丽的电视台《沈胜衣》,收视率62%。

第二名,无线电视台《天虹》,收视率38%。

九点档收视率:

第一名,无线电视台综艺节目《欢乐今宵》,收视率77%。

第二名,丽的电视台《奇女子》,收视率23%。

十点挡收视率:

第一名,无线电视台综艺节目《欢乐今宵》,收视率70%。

第二名,丽的电视台《奇女子》,收视率30%。

昨晚《龙潭群英》大结局,靠着大结局的增益,它的收视率终于是超过了丽的的《情人箭》。但令邵一夫皱眉的是,八点档仍旧是丽的的《沈胜衣》独领风sāo,《天虹》的收视率虽然略有上升,可与之相比仍是相去甚远。这可不是他想要看到的局面。

下面参加会议的众人看着邵一夫yīn沉的脸色就知道不妙,与会的李天胜心知肚明肯定是《天虹》的成绩没有起色,心里难免非常不是滋味,不过一想到正在拍摄的《天蚕变》,又升起了丝信心。

邵一夫的脸色虽然不好看,但老而弥坚的他自然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冲着众人发火,而是很冷静地说道:“现在《龙潭群英》播完了,立刻将《天虹》调档!给我把它放到7点档去!”

随即看向梁佳树,问道,“阿树,《刀神》拍的怎么样了?可以接档吗?”

梁佳树自信满满地答道:“六叔,没问题,《刀神》前两集已经制作完成,随时可以播放。

邵一夫又问道:“后面的进度跟得上吗?”

梁佳树拍着xiōng脯:“完全可以保证!”

邵一夫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那就马上安排《刀神》接档八点钟的黄金档!”

方怡华回应道:“好的,我立刻排挡。”

此时李天胜小心翼翼地看向邵一夫,有点底气不足地问道:“六叔,《天蚕变》前两集也已经完成,可以播放了,这档期您看怎么安排?”

邵一夫眼睛一眯,淡淡地道:“放到午夜档吧。”

香江的民众下班后回到家的一段时间是比较忙碌的,要做饭、吃饭、打扫,有的还要带孩子。

一般等到忙完了坐下来真正有时间开始看电视,至少也要到7点半左右了,这也是八点档被称为“黄金档”的原因,因为这个时间段收看电视的观众基数是最大的,其次就是7点档,所以也被称为“次黄金档”。

这两个时间段无疑也是播放电视剧的最佳时间段。

本来9点档和10点档也算是还不错的,但无线的这两个时间段一直都是无敌综艺节目《欢乐今宵》的天下,十几年来雷打不动。而等到《欢乐今宵》播完,就已经11点半了,接近12点钟,这个时间段就被称为“午夜档”。

可想而知,这么晚了能有多少人还在看电视?而且通常在这个时间段播出的,都是一些旧片子,或者重播片,所以看的人非常少。

邵一夫把《天蚕变》安排在这个时间段,无疑是表示了他完全不重视这部电视剧。

李天胜一听就急了:“六叔,午夜档恐怕不合适吧?”

“怎么不合适了?”邵一夫冷然道,“一部都是新人的小制作,难道还要挤占其他大戏的档期吗?或者你来告诉我除了午夜档还有哪个时间段合适?”

李天胜心中一怯,讷讷地道:“要不下午3点的‘单元剧剧场’能不能……”说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小,他也意识到这是不可能的。

果然邵一夫哂笑一声:“一个播放了超过十年的老节目,有一天突然改成了一部新的电视剧,你觉得那些忠实观众会不会有意见?”继而猛然怒喝道,“李天胜,我看你是昏了头了!”

李天胜一缩脖子,有心还想再辩解两句:“可是……”

话还没说完就被邵一夫挥手打断了:“没什么可是!忘了你的《天虹》是个什么狗pì成绩了嘛?还敢要档期!你知不知道现在我们无线需要的是能够压制丽的的当打之作,而不是去cào心一部什么都没有的小制作?”挺高了点音量,不容置疑地道,“我明确的告诉你,要上就午夜档,否则就别上了!”

他把话说到这份上,李天胜哪里还敢再提出不服?只得闷闷地坐下。

邵一夫不再去看他,继续说道:“《刀神》只是权宜之计,我们还要再拍一部真正的大戏,要好好压制一下丽的的嚣张气焰,绝不能让他们再得意下去!收视之战,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能把丽的打压下去,那我们无线的市场份额迟早会被对手侵占!”

梁佳树点头道:“六叔说的对,不过您认为我们应该拍什么戏好?现在丽的风头正劲,一般的剧未必有把握压制他们。”

邵一夫xiōng有成竹地笑道:“武侠剧是无线的招牌,这次当然不例外!”

梁佳树恍然大悟:“对呀,我们可以拍金镛剧!”

说到武侠,首先想到的自然是金镛。金镛剧在香江一直都很受欢迎,毕竟全香江人都是金镛的读者,拥趸一大堆。

几年前,佳视电视台的开山之作就是金镛剧——《射雕英雄传》,这也是第一部金镛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然后理所当然地获得了一个很好的开门红。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的第一个黄蓉,正是这部戏的主演糜雪,只不过因为后来翁美菱的黄蓉太过深入人心,所以大家才没有什么印象罢了。

而后世每当无线遭遇困境,就会立即拿出金镛剧来应对,每每还都能反败为胜,可以说金镛剧就是无线致胜的一大法宝!因此有些人就传言,因为金镛和邵一夫的关系好,所以只能由无线来拍金镛剧。

当然,这纯粹就是在胡说八道。这拍金镛剧还是76年佳视想出来的呢,关无线什么事儿了?

言归正传。

听到梁佳树的话,邵一夫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头,淡然道:“是要拍武侠名家的小说,但不是金镛,而是古珑。”

武侠小说界三大宗师——金镛、古珑、梁羽笙,都是不可逾越的高峰。三人各有千秋,金镛的灵动厚重、古珑的剑走偏锋、梁羽笙的名士风流,每一个人的作品都是拥趸众多。而且现在古珑的小说拍成电视剧的还不多,所以他的作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众人纷纷颔首,觉得这是一个可行的点子,梁佳树问道:“那我们拍古珑的哪部作品?”

邵一夫眼神一闪,缓缓地说道:“我们拍——”

“《绝代双骄》!”

对于后世的观众来说,第一次接触的《绝代双骄》电视剧应该大都是88年梁朝玮和吴岱荣的版本,但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这之前的79年,无线就已经拍过了一版《绝代双骄》,主演是黄原申和石休。

这虽然不是最早的古珑剧——76年已经有了刘嵩仁版的《陆小凤》——但在当时取得的成绩和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小,黄原申借此成功跻身一线小生,石休也开始崭露头角。

黄原申饰演的小鱼儿虽然不如梁朝玮的鬼马jīng灵,但更接近原著中聪明绝顶的形象,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显然,这是邵一夫的野心之作,有意想借这部戏一雪前耻了!

至于《天蚕变》,早不被他放在眼里了,一部连主演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制作,又被下放到了12点的午夜档播放,难道还指望能有什么作为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