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梦想起航(1 / 1)

加入书签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半个月过去了。

今天是3月3号,算算日子,从秦煊重生到香江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了,明天就可以拿到身份证,成为正式的香江人了。

在这一个月中,秦煊一直没有间断过记忆整理的工作,为了避免有所疏漏,天天都忙到凌晨,目前笔记本已经累计写了有二十来本了,状态好的时候甚至一天就能够写完一本。

值得高兴的是大部分能够记忆起来的重要信息基本上都已经归纳好并且记录了下来,实在记不起来的那也没有办法了,毕竟他这是人脑不是电脑,不可能事无巨细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时代也没有度娘让他搜索,只有看以后能不能受到某个契机的触发再记起来了。

不过能够记下大部分的信息已经让秦煊很满足了,这里面记录的每一条内容,都是他开启辉煌未来的黄金钥匙啊!

还有剩下的就是剧本、歌曲等更具体的内容了,需要慢慢地琢磨和完善。

目前对于秦煊来说,还有一个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需要面对,那就是房子。明天就要拿身份证了,按照他的性格来说,拿到身份证后势必不会愿意再打扰周闰发,那么就必须要找一个新的地方住。

至今为止他还没有拿到满记的薪水,身上只有周闰发当初给的2000块,再扣除买了几件衣服和一些日用品的费用,实际只有1600块左右。当然这些钱用来租个房完全是够的,甚至靠着满记的薪水像普通的香江民众那样生活也没问题。

但是作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唯一的一个重生之人,秦煊理所当然地对未来是有所规划的。退一步说,就算仅仅为了将来能够报答周闰发这些对自己好的人,他也不会甘心就这么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

那么尽快赚取第一桶金对于现在的秦煊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本心上来讲,他觉得自己最了解和喜欢的还是娱乐文化这一块,没有意外的话未来自己事业的核心应该也是围绕着它来展开。

哪怕还是会从事金融和地产等其他事业,也只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辅助他完成建立娱乐文化帝国的梦想,甚至有可能的话,他还想带领香江电影乃至华语电影崛起,让中华文化传播到全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夏这个伟大的民族!

回到眼前。

秦煊考虑着该怎么赚取第一桶金。

首先想到的就是重生文里常常提到的抄写小说了。

可是这毕竟是现实而不是网络小说,秦煊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超人,怎么可能将一本数十万字甚至数百万字的小说一字不差地复写出来?

就算能够记得大致内容,但是每个人的思维习惯与文笔都不相同,很可能写出来的东西与原版相去甚远,从而达不到原版小说的高度,对于现在处于起步阶段的秦煊来说风险太大,只好无奈pass。

随后他又考虑创作剧本,毕竟相比于文字,还是生动又具体的画面更让人印象深刻,他有自信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文笔,完全可以将剧情复写个七七八八,甚至靠着自己跨越四十年的超前眼光,还能够对一些受限于时代局限的剧本作出修改,令其更胜一筹。

可是再想了一下,又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觉得这个想法目前来说还不成熟。

首先第一点,自己并不认识电视台的人,特别是有权力负责一部剧的监制。在香江,从以前到以后,电视剧最大的并不是导演,而是监制。

甚至于电影也是这样,许多监制都比导演大,最出名的莫过于徐可和程晓东了,明明后者才是导演,可《倩女幽魂》拍摄出来的每一个画面却都充斥着监制徐老怪的风格,程晓东这个导演只能起到“执行导演”的作用。

监制制度也算是华语影视圈一个独有的特色了。

故而秦煊要投剧本,找一个监制是最合适的。只要监制同意了拍这个本子,那么电视台才会考虑买下剧本。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他完全不认识人啊,别说是王添林、萧昇这些大牌监制了,他们都有自己的编剧团队,比如麦当熊就只喜欢用萧若原的剧本,根本不可能去理会外面一个新人的剧本。就是一个普通的小监制目前的秦煊也搭不上话啊!

当然,拜托周闰发帮忙投递也可以,但他是无线的艺人,秦煊更希望能够将剧本投给丽的。

对于后世的普通人来说,许多人都不知道香江电视台其实有两大霸主,还以为香江只有一家无线电视台,也就是tvb而已。

事实上,现在还有一家丽的映声电视台与无线分庭抗礼。并且它还会在3年后改名为亚洲电视台,继续与无线一直争霸到二十一世纪。

丽的甚至比无线tvb都要早创办,它是香江的第一家电视台,也是第一家收费电视台,当年要看丽的的节目,是要安装接收器,按时交钱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免费的无线电视台才创办的起来,并且借此优势没几年就打得丽的落花流水,最后丽的不得不也宣布免费,两家电视台继续打个不停。

后来在74年,又冒出一个小弟——佳艺电视台,声势闹得轰轰烈烈,还拍摄了史上第一部金镛剧《射雕英雄传》!可惜先天不足,没挺过几年就倒闭了,香江电视圈的格局也从“三国鼎立”再度变为“双雄争霸”。

而在大部分时候,无线都依靠着庞大的资源,压制着丽的,令双方的收视比例一直保持在六四开。

这也是秦煊不愿意投无线的原因,毕竟现在无线正处于上风,对于外购剧本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锦上添花开出来的条件必然比不上雪中送炭的丽的那么优厚。再说无线总经理邵一夫是出了名的孤寒,秦煊现在送上门去势必讨不到好处。

至于第二点,则是因为香江影视圈存在普遍不重视剧本的陋习,特别是电影圈,很多时候导演有了一个想法,就立即找到投资拉起团队开始拍摄,然后一边拍一边编,想到哪里拍到哪里。有些甚至连想法都还没有也先拍了再说。

遇到像墨镜王这样的,一部《东邪西毒》拖拖拉拉拍了两年,实在是折磨得投资人欲仙欲死。

按照目前的行情,一般电视剧给与编剧的剧本费用是500块一集,就算60集也才只有3万块,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算少了,可对于急着发展事业的秦煊来说却是有些不甘心。

何况按照他这样新手入行的情况,大概300块一集人家就将他打发了,说不定还会不屑地丢下一句:爱要不要!

再说从本心上来讲,秦煊也不愿意自己的剧本被这么“贱卖”,要知道能让他记住的剧可都是经典剧集啊,只要拍出来就能掀起收视风bào的,其蕴含的价值又岂是区区几万块剧本费所能代表的?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秦煊并不考虑在现阶段就拿出一个剧本来。

接连pass了两个选项,平日里冷静的少年也不由感到微微有些焦躁,于是打算到客厅里走一圈放松一下心情。

路过周闰发房间的时候,不经意间瞥到他的床头上放着一本书,秦煊知道周闰发有睡前看小说的习惯,昨天还跟自己讨论过这本《蜀山剑侠传》里面的剧情,说得兴致勃勃,神色十分亢奋,一副忠实迷弟的模样。

其实这本书秦煊上一世也看过,确实是一本内容包罗万象、情节曲折离奇,同时极尽想象力的旷世之作。

其作者还珠楼主能够在清末民初那个烽火硝烟的时代以这般天马行空的构思,笔挟千钧,创作出如此一本“开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的煌煌巨著,实在是非常人,足可开山立派。

据说后来的金镛、古珑、梁羽笙等新派武侠名家都曾受过这本书的不小影响。比如李寻欢的“小李飞刀”、黄药师的“弹指神通”,还有“白发魔女”练霓裳等都与其有关。

想到这里,秦煊隐隐有一个念头盘桓在脑海,若隐若现,却总是无法清晰地捕捉到。

是什么呢……秦煊皱着眉头思索。

《蜀山剑侠传》?

蜀山?

飞剑?

神通?

嗯?!

对了!

仙侠!

蓦地灵光一闪!

秦煊脑海中的念头瞬间清晰起来。

就是它!

仙侠!

未来在小说、游戏、影视等领域都大放异彩,甚至隐隐地取代了武侠成为一种新的承载华夏文化内涵的文化载体!

当然不是说秦煊要抄一部上辈子的仙侠小说,上面也说过了,他没有这个记忆力和文笔。而是由此想到了一款曾经的经典游戏。

这款游戏不仅风靡整个华国,成为一代人的经典记忆。十年后还被某唐公司拍成了电视剧,同样人气十足,造就了好几个后来的影视红星。

这款游戏的名字

叫做

《仙剑奇侠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