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1 / 1)

加入书签

了严重伤亡。约有1000名北朝鲜步兵迅速从该营阵地的两翼绕过;而其他敌军则在南边的道路上设置

障碍,以防止伤员撤离,并阻止弹yào的补给。

这几乎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双层包围圈。头天夜里从阵地上被赶走的那些北朝鲜人一定提供了有关第3

营战斗部署情况的详细情报,因为敌人的第一阵pào火就摧毁了通讯系统,使得该营乱了阵脚。美国人在被

打垮之前战斗得非常顽强,有时甚至是你死我活的jiāo手仗。美军伤亡惨重:该营667名军人中,一半以上

阵亡,其中包括营长詹森中校。那些幸存下来的人经过数天的跋涉,穿过丘陵和敌占区,辗转返回到了部

队。有些士兵疲惫不堪、垂头丧气到了极点,不愿再往前走了。他们干脆停下脚步,等待北朝鲜人的到来

史密斯上校率领的第21团第1营,那天夜里在鸟致院以北两英里处公路和铁路两侧的阻击阵地里,忐

忑不安地休息了一个晚上,他们知道北朝鲜人正在到来。(7月12日)黎明时分,一支北朝鲜巡逻队走了过

来,美国人看见他们的两翼也有敌人在运动。上午9点30分,北朝鲜约有一个营的兵力向第1营的左翼发动

进攻。之后不久,大约2000名敌人在pào火的支援下发起了总攻。斯蒂芬斯上校当即决定,将这个兵员不足

、并且大部分都是补充来的新兵的第1营撤离阵地。史密斯上校让这个营一次撤下一个连,并叫士兵往卡

车跟前运动。北朝鲜人并没有紧追上来,所以撤退是有条不紊的。到夜幕降临时,第21团正在大坪里的另

一阻击阵地处渡过锦江。用官方陆军编史家罗伊?阿普尔曼的话说:“兵员不足、仅有两个营建制的第21

团,将北朝鲜两个jīng锐之师(第3师和第4师)拖了3天之久。这是美军在朝鲜迄今创下的最感人的战绩,但

该团也在人员和装备方面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天安以南通往西边的公州公路上,拥有4辆m24型坦克和一个工兵连的第34团,跟北朝鲜第4师的几

支先头小分队进行了几次小小的拖延战斗。第4师已离开了鸟致院公路。7月11日,敌人的大pào摧毁了两辆

m24型坦克,一支在附近埋伏的步兵队伍又把第3辆坦克干掉了。7月12日,第34团的大部分人马和增援部

队都已渡过了锦江,只留下一个连镇守桥梁和锦江北岸。

美国人一星期来一直沿着汉(城)大(田)公路撤退,最后来到了锦江休整。与此同时,余下的韩国部队

也穿越朝鲜的其余地域,向南撤退了差不多同样远的距离。(参见图1)到了7月13日,主力第1师和第2师的

残部在鸟致院东南12英里的定州遭遇到了北朝鲜第2师。该师是在拿下镇川后向西运动的。这次战斗对于

北朝鲜第2师来说是一场恶战。韩国主力师和南朝鲜警方曾于7月9日在春川埋伏了一个营的兵力,并在那

里苦战了3天。结果由于美国人从天安和全义撤退下来,那一营人马被敌人从侧翼所围歼。而北朝鲜第2师

也是因人困马乏、兵员伤亡,被迫前往定州的。7月11日那天,韩国pào兵在定州北边的旷野里捕捉到了北

朝鲜第2师,使该师遭受了数百人的伤亡。韩国人只是在美国人丢掉鸟致院之后才撤离了定州。

在东部,北朝鲜第7师在春川战斗之后沿着朝鲜中心走廊向洪川运动,继而又开往原州。韩国第6师则

在他们的前面缓慢地向后退去。7月5日攻克原州之后,北朝鲜最高指挥部解除了第7师师长的职务,原因

是他没有如期完成推进的计划。最高指挥部将第7师更名为第12师,并正式组建了一个新7师。

北朝鲜第15师跟在第7师后面也来到原州,该师的大部分兵员只是在战争开始之后才招募起来。第15

师改变行军方向,向西南进发。到7月13日,他们已抵达定州东北20空里处的槐山,行进在通往东南20英

里处的闻庆公路上。在该师的后面跟着来了北朝鲜的第13师,这是北朝鲜为入侵行动而调动的最后一支部

队,其兵员也是在开战之后才招募而来。

曾经参加过攻打汉城战斗的北朝鲜第1师向东南运动,增援第7师,力图把南朝鲜军队赶出中部走廊。

在忠州,第1师在一个坦克团的支援下,掉头向南挺进,把韩国第6师bī到了闻庆。闻庆是一要地,因为它

是太白山脉伸向西南的高大支脉上的一个关隘,绵延60英里。太白山脉是南北走向,屹立于朝鲜东海岸一

带,该支脉上的另一关隘位于闻庆东北大约20空里处的丹阳。从原州向南运动的北朝鲜第12师,在丹阳遭

到了韩国第8师的阻击。第8师是从东海岸翻过太白山脉到达此地的。原先不曾参战的北朝鲜第8师也来增

援第12师。太白山这一支脉将汉江(流经汉城)流域和洛东江(在釜山注入朝鲜海峡)流域分为两半。因而,

沿此支脉挡住北朝鲜人极为重要;不然的话,北朝鲜军队就可长驱直入洛东江流域,推进到闻庆东南65空

里处的大邱。大邱位于韩国军队和美军的后方,也是一个铁路和公路jiāo通枢纽。失去大邱就意味着失去了

一个适当的、可以建立环行防线的地方。大邱以南60空里便是釜山港。

守住这一支脉之所以重要,其中还有第二个原因:洛东江流域北部那一边有一座安东城,该城的一个

关口开辟了一条通向东海岸盈德港的通道,而从盈德向南,还有一条途经浦项洞直通釜山的道路。

北朝鲜第5师和第766独立支队(其规模相当于一个旅)正沿着东海岸狭窄的山边公路向前推进,几乎没

有受到任何阻力。7月13日那天,他们已抵达盈德以北25英里处的平海里。

美国的注意力自然是集中在锦江一线,抵御两个北朝鲜师(第3师和第4师)。虽然如此,大批的北朝鲜

军队(6个师)却开往东边,为一场潜在的、席卷洛东江流域北部的大规模进攻做好了准备,其目的不是要

攻下大邱,而是要长驱直入,直取釜山。第7个北朝鲜师(第2师)已陈兵定州,既可与其他部队会聚一起,

参与进攻防守锦江的美国部队,亦可开往大邱,支援在那个方向发起的进攻。

对于南朝鲜人和美国人来说,值得庆幸的是北朝鲜在中线上的战略过于简单化。虽然北朝鲜人最初在

力量和武器上占有很大优势,但他们却从整个中部走廊全面推进,压向敌人。这一战略虽将美国和韩国军

队封锁在一个严密的作战圈内,但却将美韩军队一步步bī回到了他们的给养供应地,使他们得以集中力量

进行抵抗。

第13章 锦江之战

北朝鲜对锦江防线上美国人的打击尽管是可以预见到的,但仍是毁灭xing的。7月14日开始进攻之时,

美军到朝鲜才仅有两星期时间,而地面战斗的经历也不过10天。在此期间内,美国人的态度发生了极大变

化,从原来的从容自信变成了惊恐万分。锦江的进攻造成了新的不安:迄今已登陆的少量美国军队也许遏

制不住北朝鲜人,他们也许会占领朝鲜半岛。在锦江一线,双方在争取时间上的争夺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与此同时,麦克阿瑟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对朝鲜的军事介入也迈出了一大步:7月12日,第8集团军正式

将其司令部从日本移到了大邱的一所学校大院内(该校原先曾是日本的一个兵站)。次日,该军司令官沃尔

顿?h?沃克中将便来到大邱领兵挂帅。7月14日,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将韩国军队置于麦克阿瑟这位联合国

军司令官的统帅之下。麦克阿瑟又委任沃克为所有在朝联合国军的陆军司令官。

朝鲜已不再是一个附带事件:对于远东司令部和整个美国军界来说,朝鲜已成为主要事件。美国开始

往远东紧急空运急需的装备和人员。军事空运部队在加拿大和比利时的帮助下,已扩大到了原来的4倍。

加拿大派出了一个中队,共6架运输机,比利时也支援了几架运输机。空运部队从原来的60架四引擎运输

机增加到了250架。美国西海岸的港口开始堆积起为朝鲜紧急征用的各种各样的装备。凡能调集的船只也

统统被征用。麦克阿瑟根据北朝鲜所取得的惊人成功,就所需援军的数量和种类问题,通过洲际电传打字

电报,和联席会议的参谋长们进行了详尽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讨论。美国大规模的军事集结活动正在紧

锣密鼓地进行。

然而在锦江一线,7月13日那天,美国所能集结的用于抵御北朝鲜前进的兵力只有一个兵员不足的第

24师。在这个饱受创伤、仅有1.14万名兵员的第24师身上寄托着守住联合国军防线的希望。然而该师是根

本靠不住的,因为它的3个步兵团都以不同的方式被削弱了力量。第19团的兵员最多(2276人),但却被立

即投入到锦江一线的直接防守上,没有时间进行调整适应。第34团有2000人,但一星期前曾在锦江以北受

到沉重打击,现已不堪一击。第21团在阻挡北朝鲜人的前进方面表现得相对较好,但它也为胜利付出了代

价,其实力大为削弱。该团兵员现已减少到1100人(其第3营受到北朝鲜军队的重创,仅剩下132人,被重

新改编为兵员不足的两个连)。

针对第24师,北朝鲜人投入了第3师和第4师。这两个师经过3星期的战斗,实力也大为下降,其兵力

约为原来的百分之七十(每个师约有6000人)。等到他们抵达锦江之时,大约还剩下50辆坦克,其中第4师

有20辆,第3师约有30辆。但是北朝鲜人占有主动权,必要的时候,他们可以请求驻扎在定州的第2师前来

助战。

第24师师长迪安将军将第34团部署在其中一条通往大田的公路上,将第19团部署在锦江上游、公州以

东8空里处的大坪里(“里”在朝鲜语里意为村庄)。但是,从此地再往东边上游9空里,是汉(城)釜(山)铁

路经过信川的一座桥梁。第19团也不得不负责此地到那座桥梁这一整段锦江战线的防守。另外,第19团在

开往锦江途中,从鸟致院撤退下来的第21团的队伍旁边经过。在第19团那些既缺乏经验又易受影响的士兵

看来,第21团混乱不堪的队伍状况,又使第19团丧失了信心。

迪安将第21团部署在玉井的后备阻击阵地上。玉井坐落在大田东边的汉釜公路上,距大田6英里(在大

坪里东南12空里处)。第21团的任务是保证至关重要的公路和铁路线畅通无阻。同时,如果北朝鲜人决定

将其第2师投入战斗,以图突破东边韩国军队的防线,并在美国防线后面进行扫dàng,该团也要进行阻击。

7月12日夜至13日晨,工兵zhà毁了位于公州和大坪里的锦江公路大桥的几段道路,并zhà毁了信川的铁

路大桥。侦察部队还把沿河一带所能发现的渡船付之一炬。

图3 1950年7月14日 第34步兵师的锦江防线

在公州,第34团新任团长罗伯特?l?沃德林顿中校将第3营的两个连(l连和i连)部署在公路左右两侧

河边的高地上,其身后还部署有几门迫击pào(参见图3)。该团的k连是一支拥有40人的混合队伍,原先被部

署在防线上,但该连的心理和身体状况欠佳,成了部队的累赘,于是被撤出阵地,送到大田接受医疗去了

。与此同时,该团的情报和作战参谋也由于战斗疲劳撤出了阵地。

支援这两个步兵连的部队是第63野战pào营(105毫米榴弹pào),部署在锦江南岸2英里半处一个叫做三桥

里的小村庄里。沿着同一条土路再往南走3英里,便是该团的预备队第1营。

公州前线上的第3营内,各支队伍的通讯联络实际上已不复存在,主要原因是该营的scr-300和scr-

536型无线电装置没有驱动电池,而电话线又无法找到。同样令人惊讶的是,第63pào兵营跟公州以南18英

里外论山的团指挥所保持着联系,但跟沿河防线上的步兵部队和pào兵前沿观测员却没有通讯联系。这样就

不可能把美军的pào火引向进攻步兵阵地的北朝鲜人的头上。

战斗是在7月13日拂晓之后不久打响的。北朝鲜第4师的士兵徒步走到被zhà毁的锦江大桥的北侧,那里

距对面美军阵地约有700码远。他们架起机qiāng,并开来了坦克。当天下午,北朝鲜的pào火开始轰击公州以

及附近地区。美军便从公州听到江对岸村子里响起了坦克的轰鸣声。之后不久,低平弹道武器,可能是

t34坦克上的火pào,开始向i连的防区轰击。与此同时,pào弹也开始在l连的上空bàozhà(也许是远处敌人的榴

弹pào),不过bàozhà离地面太高,没有造成什么伤害。

然后,l连的监视哨向连长阿奇?l?斯蒂斯中尉报告说,北朝鲜士兵正在下游大约两英里处乘坐两只

驳船渡江,每只船上可载30人左右。哨兵估计,在上午9点半之前的一个半小时里,大约有500名北朝鲜人

以此种方式渡过了锦江。由于跟第63pào兵营没有通讯联络,步兵无法请求pào火给予集中打击。但是该pào兵

营上午派出了一架联络飞机,观察员发现了北朝鲜人的渡江行动。不过pào兵营的作战军官决定不打驳船,

而要等着pào击更大的目标。部署在该营东边的第11野战pào兵营中的榴弹pào倒是对联络飞机的召唤作出了反

应,但是北朝鲜人的雅克战斗机很快就把那架联络飞机赶跑了,pào火于是停了下来。

l连连长斯蒂斯中尉一直无法找到支援他们的机qiāng小队和迫击pào小队。连里的士兵正在受到越来越准

确的迫击pào和大pào的轰击。斯蒂斯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