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1 / 1)

加入书签

方针提出了建议为美国在决心扩大战争时所做出的决定。也许这就是那句常挂在人们嘴边的那句话

的来源,即所谓艾森豪威尔总统威胁说要使用原子弹,共产党才就范的。但参谋长们却绝没有叫美国采取

这一行动,共产党也没有接到最后通牒。毋宁说参谋长的建议只是远东局势不可收拾,美国愿冒全球战争

风险时的一种应变措施罢了。艾森豪威尔早已表明他是在设法和平解决朝鲜的僵局,并不是要扩大战争。

因而参谋长们建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对中国大陆强化海、空军作战及原子弹的广泛战略、战术使用,

这只不过是为了取得最大惊人效果和影响。要求取得惊人效果,就排除了向共产党发送最后通牒的可能xing

到1953年5月中旬时,对停战的威胁却绝不是来自于北京和平壤的共产党领导人,而是来自于南朝鲜

领袖李承晚本人。摆在朝鲜和平道路上的障碍不是敌人所设置的,反倒是一个盟友,这真是一种讽刺。

克拉克认为李承晚只不过是少数人。他认为只要美国提出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同时给予经济援助

,再帮助南朝鲜军队发展到20个师,南朝鲜总统就会服服帖帖。出于这种考虑,在板门店于5月25日恢复

谈判后,美国官员就把为安抚李承晚,在停战后立即释放所有朝鲜俘虏的要求搁置到一旁。

在双方谈判代表开会前一小时,李总统接见了克拉克将军和1952年11月接替约翰?j?穆乔任美国驻

韩大使的艾利?o?勃里奇。克拉克和勃里奇尽量设法使李承晚消气。他们说,只要他充分支持停战协定

,美国一定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支持他,可是李承晚的反应却是完全抵制。他说:“你们可以全部撤除

联合国军,并撤销一切军事经济援助。我们将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不要求别人替我们打仗。也许一开头

,我们依靠民主来帮助我们就是错误的。对不起得很,在现有条件下,我很难保证与艾森豪威尔总统合作

。”

在板门店却是明显的对立,乐观的气氛令人振奋。哈里逊将军提出了联合国军的条件:中立国委员会

不得对战俘使用武力;印度必须提供全部部队;全部说服工作(解释工作)必须在90天内完成;如果停战后

的政治会议不能就遣返战俘问题达成协议,对不愿遣返战俘的处理应jiāo给联合国大会。对联合国军方面的

建议,共产党不是像过去一样进行攻击,而是多少作一些温和批评。然后双方休会到6月4日。那天共产党

同意停战,并提出了一个协议文本。该文本与联合国的原文件的不同处,只是限于关于不愿遣返者不由联

合国大会处理这方面。共产党提案提出政治会议未作处理的战俘,应立即释放。6月5日,联合国军代表团

对共产党代表团的文本,只提出了几处需澄清的地方。

6月8日双方就战俘遣返达成了协议,并就不愿遣返战俘问题签署了《中立国遣返委员会职权范围》文

件。

第62章 最后的危机

和平好像只有几天就会到来了,但李承晚却从中作梗,破坏停战工作。6月6日,他宣布联合国协议是

根本不能接受的。他要求首先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而不是谈互相撤退联合国军队和共产党军队的事,

要是这两个方面都不能接受的话,李说:“那么,就应当允许我们继续战斗下去。”

还是出于安抚这个南朝鲜强人,艾森豪威尔写信保证继续寻求朝鲜的和平统一,停战后尽快谈判一项

共同防御条约,并提供经济援助。艾森豪威尔写道:“在目前关键时刻,分离的念头是一种悲剧。”克拉

克将军和勃里奇大使把艾森豪威尔的信送给李氏时,李表示对信的内容没兴趣。他又宣称他不允许有印度

部队呆在他的国家内,同时也不允许朝鲜战俘屈从共产党解释人员的“guàn输”。正如克拉克将军告诉过参

谋长联席会议的一样,李氏完全不讲理xing,丝毫不做让步,好像只有他本人才知道究竟要走多远。看来,

他毫无疑问会讹诈到底的。

李氏立即下令在美国接受训练的军官回国,又撤回了联合国军谈判代表团的南朝鲜代表。南朝鲜到处

bào发了带有反美情绪的空前示威you xing。李氏及其他政府官员则发表威胁xing的讲话。

而这时在前线,范?弗利特于2月11日退休,刚刚接任第8集团军司令的麦克斯韦尔?d?泰勒中将却

不得不对付共产党的一系列进攻。这些进攻预示着共产党对实现停战是真诚的,因为他们想在停战以前改

善他们的阵地。

共产党于5月25日在西线认真地展开了进攻,当天正是板门店谈判恢复时。到6月初时进攻转移到了东

线中部一带。那里的中国部队开始猛攻,企图清除联合国军伸到金城附近约8英里的一小片地方。到6月18

日攻势减弱时,驻防这里的南朝鲜军被击退约2英里。中国军队在全线集中力量,主要攻击南朝鲜军防守

部队,似在告诉南朝鲜人,如他们要想单独打仗该是多么困难的事。

面对李承晚的挑衅行为,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国务卿杜勒斯决定派主管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沃特?s

?罗伯逊去会见李氏,以消除在停战后其对美国政策的误解。6月17日,李氏告知勃里奇大使,说他愿与

罗伯逊会晤。

当晚李承晚下令,由南朝鲜军执行了一次背叛南朝鲜盟国的行动。这次行动正如李承晚所明显期望的

,即使美国人望洋兴叹感到无能为力,又给共产党接受停战投下疑团。李氏指示4个战俘营的南朝鲜看管

部队协助不愿遣返的北朝鲜战俘冲出了营区。在论山、马山和釜山这些战俘营里的美国营区司令们和其他

行政人员,根本挡不住激流汹涌的人cháo,以上各地逃出的北朝鲜人都受到了南朝鲜政府官员的支持关照,

很快消失在南朝鲜农村。在北朝鲜3.5万名俘虏中,有2.5万名不愿遣返者在头一天就逃离了。以后几天又

有少量的俘虏从上述营区及另4个营区逃出。到这个月月底时,联合国军还只看管8600名不愿遣返的北朝

鲜人。

由于李氏在签订停战协定时释放朝鲜不愿遣返的战俘的打算被美国人所拒绝,所以他便采取了单方面

行动,以使大多数战俘实现此目的。这对联合国军司令部同共方达成协议来说,不啻为一种破坏。这样一

来,如共产党因此而拒绝停战,李氏便会感到求之不得,是再好不过的事。

李氏在下列声明中,坦率承认该事系出于他的谋划。他说:“6月18日这一天,我下令释放fǎn gong战俘

是出于我的责任,我应当这样做。我之所以未与联合国军司令部及其他有关方面进行充分商量,其理由明

显不须解释。各道首脑和警察都奉命要尽量照顾好这些战俘。我充分信赖我们的全体人民和朋友们在这件

事上将会给予合作,绝不会在某方面有不必要的误解。”

克拉克将军早些时候就预计李承晚会释放北朝鲜不愿遣返的战俘。他甚至还考虑过将各战俘营区的南

朝鲜看管人员换为美军。但后来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怕刺激已很敏感的形势。

哈里逊将军要在板门店向共产党代表坦率承认已发生了事,这工作对他来说真太尴尬了。6月18日,

他向共方联络官jiāo了一封信,信中说韩国政府与战俘逃跑有牵连,向共方保证美国军队正在接管各战俘营

的警卫职责,并将尽一切努力来搜捕逃跑者(不过这些人分散到民间后,是很少得到南朝鲜政府帮助的)。

在共方要求下,6月20日开会,会上共方谴责联合国军有意串通“李承晚集团”。但事实很明显,美国人

对李氏的行动比共产党还要吃惊,因为他们完全不信任李氏。在道义上对美方严加谴责之后,共方抓住问

题的关键质问说:“联合国军司令部到底管得了南朝鲜政府和军队吗?如果管不了,那么朝鲜停战协定是

否包括李承晚集团?如不包括,停战协定的执行在南朝鲜方面还有什么保证?如果南朝鲜包括在内,共方

要求联合国军jiāo回2.5万名北朝鲜战俘,并且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克拉克向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意见说,联合国军司令部显然控制不了南朝鲜政府和南朝鲜军队,因此

停战不包括南朝鲜。由于当时无法解决这种情况,华盛顿决定派沃尔特?罗伯逊与李氏会商。

在柯林斯陪同下,6月24日罗伯逊到达东京,两人立即同克拉克将军、联合国军政治顾问罗伯特?d?

墨菲及驻南朝鲜大使勃里奇会晤。大家一致认为如李承晚不妥协,那么罗伯逊就应告诉他联合国军就将撤

出朝鲜。这里面隐含着联合国军将立即同共方达成协议,撤出所有联合国军队并释放美国和联合国军的战

俘,然后,把包括南朝鲜安全在内的其他一切问题都统统jiāo给李承晚,不再过问。大家认为如李氏相信美

国是当真的,那么他就会回心转意。这是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因为不管有无李承晚,美国毕竟在朝鲜投

入了那么多,损失那么大,毕竟又认为朝鲜对美国的安全如此重要,就绝对不会打起行李卷,悄悄地溜之

大吉。美国可以威胁,可以摆出这么个姿态,但却绝不会真这么做。现在的问题是李承晚会不会了解这一

点。

威胁着要撤出,这代表美国政策的改变,非同小可。因此他们便赶快征询华盛顿的意见。6月25日艾

森豪威尔总统与国防部长威尔逊、国务卿杜勒斯及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开会讨论此事。会后艾森豪威尔授

权克拉克可视情况需要而采取行动,但不得动用武力迫使南朝鲜服从停战。艾森豪威尔同时指示克拉克切

不可承诺从朝鲜撤出联合国军。但他却授权克拉克,让他使南朝鲜领导人相信,如他们不遵守停战规定,

联合国军的撤出就有可能发生。

这时李承晚亲自出马拧紧了螺丝。6月21日,他命令为联合国军服务的人员都得效忠于他。这一决定

立即使美国的反情报工作陷于瘫痪。李氏又下令所有英语翻译都应征入陆军。釜山、仁川港的朝鲜人突然

停止为联合国军干活。驻韩大使馆的朝鲜汽车司机都不敢上街,怕被南朝鲜国家警察当逃避征兵者抓走。

甚至为美国的一些部门搞清洁卫生的人也受到了警告。整个南朝鲜bào发了多起you xing示威。

从6月26日起,罗伯逊与李氏开始进行了一系列会晤,开始时几乎毫无进展。克拉克将军便开始估量

怎样才能制造联合国军即将撤出的印象。他召集美军高级司令会议,把不愿遣返的战俘集中起来加强控制

,放慢了向南朝鲜的水上运输,暂停了对新建韩军4个师的装备供应。7月1日,李承晚让步了,答应把战

俘运到非军事区。这样印度部队和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就算离开了南朝鲜领土。这时他又补充说:“我们已

差不多快同意停战了,不会阻止停战,只要美国明确保证在政治会议一旦失败时,再与我们一起战斗,直

到完成朝鲜统一。”如果美国同意这一点,对李氏来说不过是一张空白支票,但这却使他在战后会议上一

点儿也不会同北朝鲜达成协议。罗伯逊在得到华盛顿同意后回到了美国。回到美国前,他重申了总统的立

场,即:只要国会批准,就与之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帮助韩军扩大到20个师;等国会批准给南朝鲜经济援

助;在政治会议上与南朝鲜合作一致。

南朝鲜政府同意以上各点,但要求推迟停战直到参议院批准共同防御条约。罗伯逊说,对这样的拖延

不能给以考虑,不过艾森豪威尔政府会尽快完成条约起草工作。

在助理国务卿罗伯逊于7月9日迫使李氏作出承诺时,会谈达到了高cháo。尽管南朝鲜不签署停战协定,

但李说:“我们也不会破坏它,只要按停战协议所采取的措施不损害我们国家的存在即可。”李氏又说:

“我将努力进行全面真诚的合作,以求本民族通过政治和平途径实现统一,因为那是我们最根本的民族目

标和需要。”

这是一场很费力气的斗争。美国制止住了李氏对停战的积极反对,而且背上了要花大钱的沉重包袱,

即不仅要签订安全互助条约(1954年1月经参议院批准),而且还得长期给南朝鲜政府以经济、军事援助。

另外,美国将自己与李承晚紧紧地捆在了一起。

在美国领导人同李氏斗争时,共产党军队在全线展开了最后的攻势。进攻的目的部分是为了宣传共产

党最后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部分是为了惩罚南朝鲜军队;另外,部分则是为了取得长期最有利的停战阵

地。进攻于6月24日在东线和中线开始,仍然集中在金城突出地带。当双方在7月10日重回讨价还价的谈判

桌时(李氏已被安抚住了),前线战斗达到高cháo。到7月14日时,6个中国师猛攻在金城地带的南朝鲜军阵地

,并实际上消灭了南朝鲜首都师。双方伤亡极为惨重。因为这是共军在主要防线chā入南朝鲜防御阵地中心

部位的一场攻坚战。在这可悲的最后的一系列战斗中,许许多多年轻人仅仅不过是为了尺寸土地而死伤。

联合国军在1953年6至7月份的伤亡数字超过52000人,大多数是南朝鲜军。共军同期伤亡数估计达到

108000人。

正当板门店双方为自己一方万无一失而费尽心机时,李承晚又在进行抵赖,但这时艾森豪威尔已经烦

透了,李氏未能得逞。7月23日双方参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