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乌真超哈兵(二)(1 / 1)

加入书签

李国栋问道:“有多少建奴斥候哨骑?”

暗哨答曰:“距离我们最近的有三十余奴骑,东侧五里外尚有三十余奴骑,西侧三里外亦有三十余奴骑,共计三队,每队各有十名真奴,二十余科尔沁鞑子。”

李国栋冷笑道:“我军有一百,且兵力集中;奴骑九十余,且兵力分散,还有什么好说的?揍他女良的就是了!”

反正敌人有三队斥候哨骑,看那个架势,是想要把战场屏蔽死,不让对手把军情送出去。若是普通的明军夜不收哨骑,遇上分散的三队清军斥候哨骑,不要说主动迎上去作战了,能逃过清军追杀,都算是精锐了。也只有李国栋训练出来的夜不收哨骑是当今最精锐的侦察兵部队,只有这样的军队才敢主动攻击清军斥候。

即便是如此精锐的夜不收哨骑,几年战争生涯走过来,也死伤了不少兄弟。身边几乎每一位夜不收,都有好兄弟好战友战死沙场,有些小组,一组十人只存活下来一两人,其余的兄弟都牺牲了。

此时的李国栋他们,都是一身蒙古牧民打扮,头上戴着一道。

这包烧烤用的辣椒粉,里面不仅仅有辣椒粉,还有姜粉、葱粉、八角粉、桂皮粉等各种香料,是大德旺商号调制好的烧烤专用辣椒粉,有些货物卖到宁锦明军手中,明军中有些军官有同清军做生意,这些货物便流入辽东。不过这种烧烤专用辣椒粉价格十分昂贵,一般的满八旗兵和蒙八旗兵都消费不起,能有钱买这东西的,手上不知道沾了多少汉人的鲜血,抢了多少银子才能供给自己大吃大喝。

几名满八旗兵一人拿了一条烤鱼,抓在手中美滋滋的吃着,嘴里赞口不绝:“好香啊!有这东西,无论是烤鱼,还是烤羊肉,都好吃得多了啊。”

另外一边,科尔沁蒙古人不爱吃鱼,他们在烤羊肉。

“主子爷,您那还有辣椒粉吗?”一名科尔沁人走上来问道。

“去去去!”那名壮达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没了!”

科尔沁人明明看到那家伙的小布囊里还有不少辣椒粉,却小气巴巴的不肯拿出来,但他也不敢多说什么。他知道那东西价值不菲,主子爷不肯赏赐给奴才也是正常。

清军哨骑一点都没有发觉,危险正在接近他们。

李国栋带着一百名夜不收哨骑,悄然无声的接近坐在河谷边上烤火的清军哨骑。此地属于塞北草原,除了有坡度不陡的丘陵外,四下里看不到一棵树木,又因为是冬季,没有草,只有白茫茫的一片雪原。清兵是围成一圈圈坐的,想要悄然无声的靠近他们不被发现,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幸的是夜间,李国栋他们距离清兵还有五十步的时候,清兵还未发觉。以一百人要消灭这三十名清兵简直不要太轻松,而且其中二十人还不是真奴,是战斗力很差的科尔沁人。但问题是,不能让清兵发出报警信号,这才是关键。

李国栋的一百人分成两队,由李国栋亲自带一队人骑马在外围等候,用来捕杀漏网之鱼;另一队在何兴带领下,蹑手蹑脚的徒步向清军斥候哨骑走去。

铁锤却别出心裁的带着三名夜不收暗哨单独行动,他们三人下马之后,爬上清军斥候哨骑身后的坡顶,穿上滑雪板,取出强弓在手,随后便顺着山坡往下滑,滑行到半山腰的时候,三人张弓搭箭。

“嗖嗖嗖”三支利箭借助着从山坡上冲下来的速度,向清军人群中射去。

与此同时,徒步攻击的何兴他们五十人也射出一支支利箭,四面八方都是弓弦的响声,强弓、强弩射出的箭矢在空中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覆盖在清兵头顶。最倒霉的当那些几乎没有披甲的科尔沁人了,每一支重箭射中蒙古人,都是箭箭到肉,惨叫声此起彼伏,二十余名科尔沁蒙古人转瞬之间就全部被射成刺猬。

身上披着厚甲的满八旗兵稍好一些,厚实的铠甲帮他们挡住箭矢,只有几名倒霉的家伙被射翻。对满洲八旗来讲,幸亏是冬天,他们歇息的时候也没有卸甲,这才暂时保住一条命,不过只是暂时,因为夜不收们很快就冲到他们面前了。

铁锤第一个冲到满八旗清兵跟前,他手中的强弓已经收回背上,双手各拿着一杆铁杖,圆头铁杖既可以用来滑雪,也是威力极大的近战重兵器。铁锤冲到第一名清兵跟前,手起杖落,那名清兵来不及躲闪,更来不及拿起兵器招架,就被铁锤重重一铁杖打在头盔上,一颗硕大的头颅像烂西瓜一样碎裂,脑浆迸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