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1 / 1)

加入书签

孙承宗离开通州五日后,一队锦衣卫缇骑来到通州。

锦衣卫副千户见到了留守通州的方大任,便说奉了锦衣卫指挥室骆养性之令,前来通州提取通敌重犯,准备押往京师锦衣卫昭狱受审。

前一段时间被捕的粮店掌柜、伙计以及城内抓到的一帮后金奸细,都被提出大牢,由锦衣卫押送京城。

掌柜站在一辆囚车内,对于自己即将被押往京城,这掌柜非但不害怕,反而心中宽慰:只要能够到了京城,朝中那些人肯定会想办法救出自己的,毕竟他们有把柄在我手里!

锦衣卫押着囚车,沿着河边大道行走。

就在此时,河边树林中突然响起一声呼哨,十几名骑士从树林中冲出。

“结阵!”锦衣卫副千户急得大喊道。

外围几十名头戴尖是三喜临门,第一喜是孙承宗不负皇恩,大败建奴,斩获甚丰,还令曹文诏突袭了固安,救回被掳百姓众多;第二喜是大皇子朱慈烺已满周岁了,崇祯皇帝打算大皇子为太子;第三喜是周皇后又有了身孕,这次生男生女,崇祯都无所谓了,他还更希望周皇后能给自己生个公主。

京师上下,也连日鞭炮雷响,士绅百姓已经庆祝数日。

百官各具吉服,待到宣捷之后,鸿胪寺官致词,各官行五拜三叩头礼,随后翰林院撰文,太常寺理办祭品,即遣官荐告郊庙,大行祭告庆礼。

崇祯皇帝端坐在奉天殿外屋檐下的龙椅上,群臣们立于台阶下的广场两边。

孙承宗趁着崇祯皇帝龙颜大悦,从百官行列中走出,上奏道:“陛下!通州大捷,固安奇袭建奴,两场大捷,立功最大者为塞外归人李老二。此人在微臣麾下三月有余,足智多谋,又为大明改造火炮,铸造新炮!无论是改进的火炮,还是铸造新炮,皆威力无比!陛下,以微臣之见,当封此人为参将,跟随微臣共赴山海关抵御建奴。”

崇祯皇帝正要点头同意,谁知道前来此番进京勤王的宣大总督魏云中却站了出来:“陛下!不可令此人回关内!此人在塞外多年,心中早已无君无父!而且此人同蒙古鞑子交往密切,还曾勾结蒙古鞑子在西口外袭击我汉人商队,杀害三千汉人!此人罪大恶极,如今只是戴罪立功,万万不可使其入关!”

同魏云中暗中关系密切的兵部右侍郎张宗衡也站了出来:“陛下三思啊,若是给一罪大恶极之人封赏,长此以往,我大明官兵纷纷效仿,勾结蒙鞑,劫掠商队,后患无穷啊!”

工部左侍郎程启南也站了出来,坚决表示反对让李老二回明:“陛下,万万不可让此人回明!此人麾下骑兵装备精良,皆为滥杀无辜,劫掠无辜百姓所得!如此做法,又与建奴何异?倘若开了先例,我大明官兵纷纷效仿,从此天下生灵涂炭啊!”

其实魏云中和程启南,都和晋商关系密切,此二人在天启年间,曾经被魏忠贤罢免,崇祯皇帝上来之后,又重用了此二人。

而张宗衡暗中也有得到晋商好处,自然也是帮晋商说话。

有三个人带头反对,朝臣们议论纷纷,大臣之中,曾经得过晋商好处的官员都纷纷阻止孙承宗让李老二回明的奏报。

崇祯皇帝原本的好心情顿时大坏,他是接到过孙承宗的秘奏,说晋商通敌,只是苦于没有证据。于是转头问骆养性:“骆爱卿,通州抓获建奴细作都审过了吗?”

骆养性连忙站出来,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道:“微臣罪该万死!锦衣卫押解人犯途中,首犯被人灭口!”

孙承宗也已经知道了首犯被杀一事,他只能心中暗暗感叹:贤侄,老夫能帮的都帮了,只是那骆养性实在无能,居然能让人犯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截杀!

于是李老二回明一事,又是不了了之。

——今天加更,晚上23点还有一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