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获赠《青囊书》(1 / 1)

加入书签

来自冰城市的大富豪,荣光集团董事长韩金奎,拿出了由他父亲所亲自抄录并添加注解的医书《青囊书》。

看到罗少飞的反应,韩金奎哈哈大笑:“我临来之前,老父亲就跟我说过,以你罗医生的医德和人品,断然不会收我的支票。现在看来,果真被他老人家料中了。

所以,老人家让我把这本书也带来。这本书无论如何你要收下。”

“这可不行,太珍贵了!”罗少飞嘴上说不要,眼睛却死死地盯着那本书。就跟很多女人一样,嘴里说不要,可身体却想要的很。

韩金奎当然知道他的想法:“罗医生,我父亲花费了几十年时间抄录并注释了这本书,为的是有一天它能够重见天日,能够将华佗的医术传下去,救更多的人。

很可惜那些研究西医的人看不懂它,而那些研究中医的老古董们对它又不屑一顾。我父亲说,早晚有一天会遇到有缘人。

现在时机到了,他果然遇到有缘人了,那就是罗医生你了。我父亲说希望您千万不要推辞。如果这本书能帮到你什么,你能用上面的知识哪怕救一个人,那么这十几年来他的心血就没白费。”

罗少飞为难了。任何一个医生都无法拒绝传承华佗的医术的诱惑。对于一名医生来说,这青囊书太珍贵了,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自己真的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跟韩金奎交换。钱?这东西对韩金奎来说就是个数字而已。

“罢了,就算欠他们家一个天大的人情!”罗少飞终于下定了决心。

“那恭敬不如从命了。这本书我收下。我就叫您一声韩大哥吧,从今以后,韩大哥您就是我的朋友,您和您的家人如果有看病方面的需求,只要一个电话,我就会出现在您面前,竭尽我所能。”

“哈哈,那我就叫你小罗了。小罗,你千万别有心理负担,这件事不是你占我们的便宜,而是我们沾你的光了。用我父亲的话说,用一本书换来一条命,这买卖怎么都值啊。”

韩金奎设宴款待了罗少飞,宾主尽欢。几天之后,罗少飞还收到了一张汇款凭证。这是一张500万现金的汇款凭证,有人用罗少飞的名义,把500万捐给了滨海市的孤儿院。

罗少飞非常感动,他本身就是孤儿,他知道这钱肯定是韩金奎替他捐的,他决定交了韩金奎这个朋友。

罗少飞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把这套医书反反复复的翻了三遍,把所有内容都记在脑海里。

他惊讶的发现,虽然自己也读了很多医书,也学习过西医的知识,这书里的很多内容,他竟然看不懂,或者说无法理解。

于是他把这套医术带到了医院,拿给田主任看,并说了这本书的来龙去脉。

田主任也被震惊了,他急忙戴上老花镜,开始埋头苦读。田主任可没有罗少飞那种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事,他看书很慢,但是非常仔细,仅仅看了一天,田主任就被这本书所震撼到了。对于这位老人家来说,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于是他找到了罗少飞:“小罗,这本书搞不好还真是华佗的《青囊书》,也只有华佗这样的医坛圣手能够写出这样的巨著。

尤其是对于外科手术方面的描述,我国中医界几千年来,也只有华佗能够研究出这种离经叛道的东西。”

罗少飞苦笑一声:“可惜我才疏学浅,里面很多内容我现在只能死记硬背,根本看不明白。所以我希望能跟您一起研究。华佗的东西可不是一般人能弄懂的。哪怕咱们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研究。

中医不能像以前那样敝帚自珍了,否则真的要失传了。”

“别说你,连我这几十年的老中医也看不明白。咱们只能慢慢研究。能弄明白的地方互相交流,不明白的地方,把它摘出来,以后有机会遇到相关的病例,在没有其他治疗办法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用上面的方法来试一试。这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是对患者负责。”

“田主任您说的对。这本书算下来从东汉末年到现在,起码被抄录了十几次,这其中难免有谬误的地方。

医学是严谨的,对于一本医书来说,一点点谬误很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我非常赞同您的做法,咱们就好好研究吧。”

“这里就一套医书,要不咱俩lún着看?”田主任建议道。

“不用了田主任,这六本书的内容我已经完全记在脑子里了。”

“年轻人要谦虚,不要吹牛。你以为你是电脑啊。”

“田主任,我这人别的优点没有,就是记性好。不信你考我。”罗少飞感觉现在自己像用了飘柔一样,说不出的自信。

田主任还就不信这个邪,于是拿起手中的《青囊书》第一卷,随便的说出了一句话。罗少飞只是思索了几秒,张嘴就背一出一大段接下来的内容。他甚至连一点停顿都没有,而且这么一大段背下来连一个错字都没有。

田主任又翻开一页指定了一句,罗少飞童鞋张嘴就来。

最终,田主任无奈的像看怪物一样看着罗少飞。心想,自己是不是已经老了。

……

这一次恶g交通事故,影响很大,国内的媒体都纷纷关注。而在这次事件中表现突出的罗少飞医生,更是引起了人们的瞩目。

市委一号听说此事一拍桌子,马上下达命令,对于这样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必须大力的报道。

于是滨海市的媒体纷至沓来。但是很快,他们就愁眉不展了。因为这罗少飞医生根本不接受采访。

正在他们头疼怎样向领导交差的时候,滨海晚报用两张整板刊登了对罗少飞医生的专访。而且对于救援现场发生的一些细节方面,也有专门的报道。

这篇报告,一方面使得其他媒体的记者遭到他们领导的痛斥,另一方面,滨海市的市领导对《滨海晚报》大加赞赏。

《滨海晚报》的报社社长非常高兴,这可是在领导面前露脸了。于是,采写这篇报道的王莹实习记者,被破格提前录取,成为一名正式的记者。

王莹非常高兴的把电话打给了罗少飞,跟他一起分享自己喜悦的心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